简介

DuckChain 是 Telegram 的人工智能链,也是 Telegram 中最大的 EVM 链,将超过10 亿 Telegram 用户接入 Web3 生态系统。DuckChain 通过与 Telegram 生态系统和 AI 驱动工具无缝集成,加速加密货币大规模普及的目标,同时通过统一 Gas 支付和直观交互等功能简化用户入门。它赋能用户和开发者,通过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推动区块链的普及。作为专为 Telegram 超过 10 亿全球用户设计的 Telegram AI 链,DuckChain 在将 Telegram 转变为区块链驱动的超级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下为 Future Block Research 对 DuckChain 的独立评估,基于其产品结构、技术集成度与生态潜力展开分析。

DuckChain 宣称其通过 Telegram 小程序与 TON 钱包的集成,显著降低了用户进入 Web3 的门槛。
然而从实际使用流程来看,用户仍需通过交易所购买代币并提现至钱包,同时仍需自行备份私钥。这一过程与传统 Web3 交互并无本质简化,因此该功能的“易用性提升”在实际体验中有限。

DuckChain 所宣称的 AI 功能目前主要体现在链上部署的若干独立 AI 项目,而非深度集成的智能代理系统。
根据其白皮书(2025 Q1 规划),团队计划推出面向 $DUCK 持有者的 AI Agent,用于提供个性化洞察与教育引导。但截至 2025 年 10 月 19 日,相关功能尚未在实际产品中上线或测试,这表明其技术实现进度明显滞后于规划。

链上现实:一条“鬼链”

在DuckChain的营销材料和其合作伙伴发布的内容中,项目方宣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用户增长。相关文章声称DuckChain拥有“超过2000万用户,其中日活跃用户达200万”,以及“超过260万链上用户”。这些数字被用来营造一种项目正在成功执行其愿景、将Telegram海量用户引入Web3的印象。

然而,项目的实际链上数据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令人不安的画面。这些数据与营销声明之间的差距之大,已经超出了任何合理的误差范围。

  • 交易与用户指标:根据其官方的Duckchain主网浏览器数据,网络的活跃度极低。例如,数据显示其24小时活跃地址数仅为99个,而24小时交易量仅为105.7个TON 。虽然其总交易数达到了8603万笔,但考虑到活跃地址数极少,这些交易很可能主要来自早期的测试网活动或空投刷量行为,不代表真实、持续的用户活动。   
  •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链上经济活动几乎为零。CoinGecko数据显示,DuckChain上所有DEX的24小时总交易量仅为1,001.18美元 。这表明该链上完全缺乏一个正常运作的DeFi生态系统,也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流动性。

从GitHub看项目动能

代码是检验项目进展的最终标准。对DuckChain官方GitHub代码库的审查,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信号:核心开发活动可能已经基本停滞。

  • 官方代码库:DuckChain官方GitHub组织(https://github.com/Duckchain)下的几个关键代码库,包括其官网和DuckSwap(其原生DEX)的代码库,其最后一次有意义的更新都发生在2023年末至2024年初 。这意味着这些核心的、面向公众的组件,在项目于2025年启动主网之后,已经有超过一年的时间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代码更新。   
  • 潜在影响:对于一个宣称要构建庞大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项目而言,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它强烈暗示了开发团队的规模可能已经大幅缩减,或者项目的重心已经完全从技术开发转移到了市场营销和社区运营上。一个活跃的项目,其代码库应当有持续的提交、修复和迭代,而DuckChain的GitHub活动则呈现出一片沉寂。

代币市场分析

从代币市场表现来看,$DUCK 的日均成交量仅约 2.47M,流动性相对不足。同时,根据官方代币分配计划,目前仍有约 46.45% 的代币尚未解锁,未来解锁节奏可能带来持续性的市场抛压。这意味着项目代币的价格在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且资金流动性不足可能进一步限制市场情绪的修复。

  • DWF Labs的角色:在DuckChain的投资者名单中,DWF Labs赫然在列。对DWF Labs商业模式的深入调查揭示了其在业内备受争议的操作手法。有报告指出,DWF Labs的“投资”通常是以场外交易(OTC)的形式,以低于市场价的折扣购买项目方的大量代币,并将其包装成战略投资进行宣传。此外,其做市服务被指涉及使用交易算法,“可以被调整以偏向订单簿的一侧,从而推高价格”。   

这种商业模式对DuckChain项目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那笔500万美元的融资,可能并非完全是风险资本对项目未来的看好,而更像是一个结构化的交易,旨在为项目团队提供退出流动性并维持运营。其次,DWF Labs作为做市商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意味着$DUCK代币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到与其长期基本面健康状况不符的策略影响。这为任何基于基本面的投资分析增加了一个重要的、难以量化的风险层面。投资者需要警惕,代币的价格表现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做市商的短期策略,而非项目生态的真实价值增长。

总结

综合当前的产品实现、生态进展及代币市场表现,我们认为 DuckChain 的长期发展潜力有限。除非团队能推出与 Telegram 深度绑定、具有差异化应用价值的 AI 产品,否则其叙事空间和市场预期难以支撑持续增长。

为了系统性地总结DuckChain的战略处境,以下是一个简明的SWOT分析:

  • 优势 (Strengths):
    • 拥有一个强大且紧跟潮流的叙事(TON、AI、Telegram)。
    • 成功获得了早期融资和高知名度的合作伙伴(如Arbitrum)。
  • 劣势 (Weaknesses):
    • 灾难性的链上指标,用户活动几乎为零。
    • 明确的开发停滞证据(不活跃的GitHub代码库)。
    • 未能兑现核心路线图承诺(AI代理功能)。
    • 代币经济模型存在巨大的潜在抛压(50%空投)。
    • 与一家声誉存疑的做市商(DWF Labs)有关联。
  • 机会 (Opportunities):
    • TON生态系统仍在持续增长,理论上,如果项目能够进行彻底的战略转型并成功执行,仍有捕获市场的可能。
  • 威胁 (Threats):
    • 来自成功的原生TON应用的压倒性竞争。
    • 因承诺与现实脱节而造成的声誉损害。
    • 在缺乏基本面效用支撑的情况下,随着团队/投资者代币解锁,代币价格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

基于技术执行力、生态建设、用户价值及市场表现四项指标,本机构给予 DuckChain 1/5 分评级(不建议持有)